前本鄉為辦理鄉內農特產及民生必需品供銷,於民國40年代初期由地區農民等成立供銷會辦理各項服務業務,後因地方農民等發覺供銷會功能未臻理想,深覺本鄉如不自己成立一個獨立的農會來主導鄉內農業產銷等各項事務,本鄉農業將無法快速發展。因而於農民及地方人士的奔波與籌組後,終於民國54年6月成立本會。 本會成立初始,由於山區農業落後住民經濟力薄弱,因而業務主要在於農業產銷發展輔導及農需、民生資材供、運銷上,業務經營極為艱困。但在配合政府農業政策與各任選任人員與總幹事及全體職工的戮力經營下,使得本鄉農業逐漸發展,不但因而改善了本鄉住民的生活,也讓本會業務有了長足的進展。 本會的發展雖僅30餘年,但卻見證了原住民地區農產業由早期艱困的自給自足,逐漸發展成高效率與高收益的科技化經營,進而使得本鄉成為省內最重要的高經濟溫帶農業區。雖然本鄉的農業發展無法僅靠本會的投入而發展成如今的成就,但本會極為慶幸與自豪的感到,本鄉農業的發展有我們投入心力的足印,而往後,本會將秉持一貫的信念陪著本鄉的農產業,經由轉型經營進而蛻變成永續經營的農產業。
54年6月本會成立並設址於仁愛鄉大同村(霧社)仁和路37號營運。
77年7月1日承前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與台電捐基會等計畫,輔導於大同村(霧社)仁和路150號興建辦公廳舍,並於78年7月6日完工遷入現今會址營運與服務。
為提供本鄉新生、互助二村會員與農民更便捷的服務,本會承前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等計畫輔導於84年7月3日開工興建中原辦事處,並於85年4月15日落成啟用。
為強化本會服務功能與開拓多元化經營,自81年起前後承農林廳與原住民委員會計畫輔導,於本鄉廬山溫泉風景特定區 興建農特產品與農友休閒山莊,並於87年2月24日落成啟用與營運,開啟本會休閒服務事業。
由於本會共同運銷業務日愈成長,為提供班隊農民更高品質 的服務,承前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等計畫輔導,於86年9月25日選定本鄉南豐村興設農特產品綜合集貨場,並於87年4月完工啟用營運。
94年12月30日修繕完成於大同村仁和路150號辦公室及信用部電腦更新完成。
95年11月完成南豐村原鄉驛站展售中心臨溪基地駁坎一期工程完成。
96年5月31日完成眉溪集貨場,為提供供銷部辦理疏菜供同運銷場所。
97年4月完成南豐村原鄉驛站展售中心臨溪基地駁坎二期工程完成。
98年2月13日完成員鄉驛站展售中心,農民活動中心及資訊中心,提供本鄉高經濟農特產品場所,農民教育訓練中心。